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:第一,火和水都代表潔淨、消毒,比方說在沒有消毒藥水的情況下,用來挑刺的針必須先過火以免傷口感染;《聖經·以賽亞書》6章5-7節中,撒拉弗在異象中用火剪從壇上取下紅炭來潔淨以賽亞嘴唇不潔之罪。
第二,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,比方說造假帳的人愛通過燃燒帳本以毀屍滅跡;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(或稱紙錢,廣東稱之為陰司紙)、紙車子、紙房子等,希望死者在陰間不致缺乏;道教的疏文在儀式近末尾時會被焚燒,以上達天庭;佛教的密宗有火供(或稱護摩法),通過燃燒供品來供養佛菩薩、火神等。
古代人們理解大自然,嘗試為自然現象分類、總結時往往認為火是其中一個不可分割的元素。
古希臘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物質是由空氣、水、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組成的。
火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之一。
五行相生相剋,其中木生火、火生土、水剋火、火剋金。
天干的丙、丁為火。
中醫常說上火(廣東稱之為熱氣)、去火等,後來被發現跟西醫的發炎有關。
另外,中國民間傳說指火是由燧人氏發現的,古称火为“阳之精”。
《后五行志》:“火者,阳之精也,火性炎。
”。
清人顾炎武反对用石取火,他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。
他说:“人用火必取之木,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。
《素问》黄帝言:壮火散气,少火生气。
《周礼》:季春出火贵其新者,少火之义也。
今日一切取之于石,其性猛烈而不宜人,病痰之多,年寿自减,有之来矣。
”
參考資料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710022811157
如有不妥請告知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