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佛教作早晚課的規定,起自何時,何人所定?金融課程 佛教作早晚課的規定,起自何時,何人所定? ---佛教作早晚課的規定,起自何時,何人所定?
◎早晚課的起源、演變 中國關於課誦最早的記載是《吳書劉謠傳》:「坐斷三群委輸以自入,乃大起浮圖祠……重樓閣道,可容三千餘人,悉讀佛經,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。

」課誦在早期是由西域等地來華的佛經翻譯家們引進的。

在法華經中有受持法師、讀經法師、誦經法師的記載,可視為佛教課誦的最初起源。

東晉道安法師制定僧尼軌范三則,其中有一則是「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」,即課誦齋粥儀,這直接影響了後代各種法事儀制;至於朝暮課誦的形成,據《古今圖書集成》的記載,南朝梁代即有舍宅為寺「別營小室,朝夕從僧徒禮誦。

」及《大宋僧史略》卷上說百丈禪師「有朝參暮請之禮,隨石磬魚為節度。

」可見自梁開始,寺院已有朝暮課誦的雛形,到了唐代,課誦儀式漸漸完備。

目前所見朝暮課誦本的內容大部份是宋代編成,只是當時並不普遍,明清以後各宗派大小寺院才普遍施行朝暮課誦,到今天,朝暮課誦已成為中國叢林每天固定的作息,也叫二時功課,是出家人基本的五堂功課中的兩堂。

◎二時功課 朝暮精勤 為什麼課誦要定於朝暮呢?出家生活是一種醒覺的生活,從早晨睜開眼,到晚上養息,一天之中,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,這份醒覺除了透過個人時時回光反照,更可透過團體的共修來達成,早晚課的共修即是一種很好的方式。

《二課合解》說:「於萬境未動之際,心猶恬靜,整衣而起,唸佛頂楞嚴心咒,治五欲於未萌,速期心精通□。

」經過一天的培福修慧,到晚上時,暮應歸攝眾善,歸去淨土。

」從一天之始的攝心,到一日將盡時的回向,連結僧人一日行持生活的二個關鍵,可說由早晚課揭開序幕與劃上終點。

早晚課既然如此重要,如果早晚課不上軌道,將會如何?古德說:「朝暮不軌,猶良馬無轡。

」沒有轡的馬,自然容易失去方向,離道日遠。

早晚課除了是行者各人專注用功、抒發宗教情操的時機,大眾音聲和諧、威儀齊整,也是團體道風的呈顯,同時更是對眾生、社會的關懷與祝福,這些都可以從朝暮課誦文中看見全貌。

目前一般傳統寺院早晚課的誦文多以楞嚴咒,彌陀經、八十八佛為主,其餘部份也大同小異。

但也有些寺院並不是這樣,他們或以原始佛教修持法,或每日唸誦不同經典,或唸佛、拜佛或打坐……,因應各寺院道場僧人的行持法門而有不同的共修方式。

下面僅依據普遍使用的課誦本,介紹早晚課誦概況。

◎早誦楞嚴 晚念彌陀 因為朝暮情境不同,行者的心境也不同,早晚課的內容自然有所差異,「早以心精通□為要,暮則直取淨土為宗。

」早晚的內容可分為以下三部分。

 [課誦正文] 早課以楞嚴咒為主,此咒素被稱為「咒中之王」,宋元以降即盛行於叢林,是日課之首,唱誦之前要先念阿難贊佛發願偈,「……將此身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,伏請世尊為證明,五濁惡世誓先入,如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泥洹……。

」 楞嚴咒畢接大悲咒、十小咒、心經及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」三稱。

接著唱:「上來現前清淨眾……三途八難俱離苦,四恩三有盡沾恩,國界安寧兵革銷,風調雨順民安樂,大眾薰修希勝進……,檀信歸依增福慧……」祝願國泰民安再接唱「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」等三菩薩名號,早課正文至此完畢。

晚課則單日誦彌陀經,雙日誦大懺悔文,因晚課以「歸向淨土」為要,唱誦《彌陀經》觀想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;大懺悔文是宋朝不動法師依《三十五佛名禮懺文》整理,唱誦時隨文反省自己一天的身口意三業,至誠向諸佛懺悔無始劫來罪業,並藉著誦諸佛名號,引發向佛學習之心。

接著「蒙山施食」,這是不動法師於四川蒙山甘露寺,依據密教經典所集成。

依諷誦經咒和懺悔後,將此功德利益擴及幽冥眾生,透過行者的觀想加持,將米粒及甘露水,施食與惡道眾生,並為他們說法。

然後回向祝禱「四生登於寶地,三有托化蓮池,河沙餓鬼證三賢,萬類有情登十地……」,接著贊佛、唸佛並誦「南無大願地藏王」等三菩薩聖號。

 [回向發願] 回向發願是大乘佛教唸誦儀制的特色,課誦正文後接著回向,早課唱普賢十大願:「一者禮敬諸佛……十者普皆回向」後接「四生九有,同登華藏玄門;八難三途,共入毗盧性海」,普為一切眾生發願趣入佛道。

晚課則單日唱「大慈菩薩發願偈」、雙日念宋朝遵式法師所作的「一心皈命」,發願往生西方淨土。

因一日將盡,最後行者須提起無常感,此時唱「警策大眾偈」: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,大眾當勤精進,如救頭然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

」此偈前半部出自《出曜經》,後半部則是《普賢警眾偈》,二偈合併,自北宋《禪苑清規》收錄後,被叢林廣為採用。

無論早晚課,接下來均接唱「三皈依」:「自皈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;自皈依法,當願眾生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;自皈依僧,當願眾生,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。

」行者至誠發願以三寶為生命究極依歸,依此努力踐行。

 [祝禱護法] 韋陀、伽藍是佛教兩大護法菩薩,而唐道宣律師《感通錄》中有南天王部下韋將軍周行東、南、西三州保護佛教的故事,中國隋朝以後佛教漸有關羽皈依佛教成伽藍菩薩的傳說,此後護法堂或客堂開始供他們的塑像、畫像。

二位菩薩示現護法的故事,在中國叢林中廣為流傳,因此僧人早課末了唱「韋陀贊」,晚課則唱「伽藍贊」,感謝護法菩薩,護持山門寧靜,海眾安和,行者進而期勉自己做佛教的護法,並看好自己的道心。

◎三業專注 海眾同舉海潮音 早晚課是瑜伽四種唸誦之一的音聲唸誦,它並不只是單純的誦讀,而有一定的和聲。

這種和聲法自有其原則,行者也可依各人音韻及當下抒發的宗教情操,而有自己的唱韻,雖然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唱韻卻可被融合,成和諧、高低起伏、遠近相間,時而雄渾如海浪拍岸,時而綿密如細雨奏鳴,好比一波又一波的海潮音,甚是壯觀。

早晚課誦除了以音聲唱誦外,必須身口意三業全神貫注,「凡唸誦者,身要端肅不懈,口要唸誦貫徹,意要注心不移。

」更重要的是能隨文作觀,成為落實於身心行為的一種力量,如《百丈清規》(注)中所說:「誦其文、思其義、行其事、踐其實」,所以在課誦時「必使身與口合,口與心合,不昏沉、不散亂、不懈怠、不貪利、知因果、知慚愧、兢兢業業……」,如果有口無心的話,「必招現前叢林道衰,未來自靈受苦。

」 個人在課誦時可盡情的唱、專注作觀,但並非不顧別人、自唱自的,在聽別人的音聲時要互相搭配,這種學習與搭配,也是僧人在早晚課時的另一個重點。

◎恭敬謹慎 以法器領眾 早晚課是大眾共修,須有法器來掌控節拍、領眾唱誦,古德有句話說:「法器是人天眼目」,早晚課中必用的法器是大磬、引磬、木魚、寶鐘鼓,這些法器各有其象徵意義、功能,聲音也各有特色,如大磬是控制段落的起、收,鏗鏘的聲音悠揚清遠,代表聲聞三千界;木魚帶領速度,哆哆的聲音篤實穩定,還刻以魚紋,象徵魚類日夜不閉眼,警惕僧人修道須精進。

法器的敲擊有一定的位置,稱為「板眼」,每種法器的相接、呼應也有一定的規定,對於每一位行者來說,早晚課中法器的敲擊與唱韻的學習,都是必修的,打法器時必謹慎恭敬,音量、節拍、板眼均須注意,力求正確。

打法器不僅養具領眾的氣魄與進退舉止的威儀,更是學習專注攝心與培養和諧共成的入門方便。

在叢林中早晚兩堂課誦都設有執事人擔任領眾之責,《百丈清規》中即記載有「維那」、「悅眾」二執:一、維那:是叢林四大執事之一,由一人擔任,負責維繫團體之綱紀,主要工作 是「二時功課,率眾領班,上堂說法,白椎示眾,又如一切舉唱回向,以音 聲為佛事,其任頗重。

」二、悅眾:此執事設有數人,是輔助維那的人,《百丈清規》說:「若維那不在 堂,均須帶管,堂中七期輪流料理,並二時課誦……教初參禮法,一切佛事 唱念分明、禮儀諳熟之人,可安此執。

」 在大寺院、大叢林的早晚課裡,通常維那掌大磬,悅眾持引磬,小道場則一人同時負責二種法器,其餘法器則輪流擔任。

但《百丈清規》規定,結夏期間「凡禪堂堂師喜學犍椎法器,並在寺習學經律者聽」、「凡犍椎法器,依次輪擊。

」現今台灣寺院早晚課誦已無固定的維那、悅眾二執,每個人都有機會輪流擔任。

◎結語 清晨,當板聲劃破寂靜的長夜,鐘聲敲醒了漫漫沉睡,僧人披上袈裟,魚貫地行入大殿,諷誦經咒,開始一天的行持生活;當夕陽西落,集眾的板聲再度響起,僧人依舊褡衣上殿課誦,莊嚴的梵唄回湯在山之涯、水之湄,回湯在晨光、暮色中……自宋明以來,一樣的晨昏、一樣的早晚唱誦,其中不斷增長的是僧人的慧命與道心。

參考資料 網路

百丈清規,楞嚴咒,周行東,道安法師,唐道宣,韋陀贊,阿難贊佛,西三州,古今圖書集成,古德

北港朝天宮|走靈山|文殊菩薩|佛經|大甲鎮瀾宮|土地公|繞境|城隍爺|地藏王|紫竹寺|普賢菩薩|犯沖|八家將|修行|燒香|關聖帝君|媽祖|殺生|月老|因果|太歲|吃素|業障|普庵祖師|車城福安宮|擲茭|財神爺|輪迴|


參考資料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5030602753 金融課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知識收集站 的頭像
    知識收集站

    知識收集站

    知識收集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